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,帮助辅导员精准识别学生心理问题、优化干预策略,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4月25日,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、副研究员刘翠英前往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开展“精准施策,温暖护航”为主题的心育培训专项活动,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副书记贾岱和全体辅导员参加培训。
专业赋能:系统讲解心理健康工作核心方法
刘翠英主任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原则展开讲解:
通用原则:强调为学生建立“安全环境”的重要性,并详细解析“非暴力沟通四步法”(观察、感受、需求、请求),引导教师以共情和倾听为基础,化解学生心理困境。
差异化谈话策略: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,需灵活运用“破冰351法则”(3分钟寒暄、5分钟开放式提问、1分钟沉默反思),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调整沟通方式。
分级干预体系:
一级干预(全体适用):普及心理健康活动,如团体辅导、心理打卡,营造积极校园氛围。
二级干预(重点关注):采用渐进暴露疗法、家庭治疗三角模式,联动辅导员、家长及专业教师,帮助学生突破社交恐惧等深层问题。
三级干预(危机处理):启动“3C机制”(学院、心理中心、保卫处协同),快速响应自伤、价值观冲突等紧急事件。
以案为鉴:聚焦典型案例,共筑心理防线
培训中,刘翠英主任围绕“创伤后应激、人际冲突、家庭问题、诈骗心理调适”等案例,从问题定位、严重等级、干预方法策略等3个方面,使用“认知行为疗法”“创伤叙事疗法”“社会镜像训练”“创伤知情支持”“危机干预三步法”等方法现场示范心理辅导技巧。
刘翠英主任特别强调:“每位学生的困境都事出有因,值得被温柔以待。辅导员不仅是管理者,更应是学生成长路上的‘安全港湾’——用专业方法传递理解,用耐心陪伴化解焦虑。”
温情反馈:携手同行,护航成长
活动现场,与会辅导员积极互动,结合自身工作困惑展开讨论。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副书记贾岱总结表示:“本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操温度,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框架和暖心支持。”参与教师纷纷表示,将把所学方法融入日常,以更专业的姿态守护学生心理健康。
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。此次培训通过“理论赋能+案例剖析+技术实操”三维联动,为辅导员队伍注入专业化、系统化的心育方法论,不仅强化了风险分级干预、非暴力沟通等核心技能,更从实践层面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“危机应对”向“全程护航”转型。未来,学校将以“全员心育”为目标,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,将案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工作流程,为培养身心和谐、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。